在蛋白质工程领域,Cradle.bio 以预测算法与湿实验数据的闭环迭代为核心竞争力,构建了 “设计 – 测试 – 优化” 的智能进化系统。通过整合 AI 驱动的分子设计、实时数据反馈与自动化分析工具,公司颠覆了传统蛋白质优化的 “慢周期、高试错” 模式,让生物学家能够在创纪录的时间内开发出性能卓越的蛋白质变体,重新定义了从实验室到产业应用的转化效率。
传统蛋白质工程依赖理性设计或随机突变,面对数十亿种可能的氨基酸组合,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试错。Cradle 的预测算法与 AI 建议系统通过三大创新突破瓶颈:
- 结构 – 功能映射网络:
基于 AlphaFold2 与 Rosetta 的联合建模,输入蛋白质序列即可预测其三维结构(含动态构象)、结合亲和力(如酶 – 底物 Km 值)、热稳定性(Tm 值)等关键参数; - 进化模拟算法:
分析天然蛋白质的进化路径,预测哪些突变位点更可能产生功能增益(如酶活性提升、抗体亲和力成熟),将有效突变的搜索空间缩小至传统方法的万分之一。
- 可视化分析中枢:
在单一界面整合序列比对、结构叠合、功能预测结果,生物学家可通过拖放操作设计突变组合(如同时优化酶的底物特异性与耐酸性); - 一键生成候选库:
根据预设优化目标(如 “提高热稳定性”“降低免疫原性”),AI 在分钟级生成数千个高质量候选序列,支持用户自定义突变类型(如定点突变、结构域替换)。
- 闭环学习机制:
将实验室测得的活性数据(如 ELISA 结果、荧光强度)反向输入 AI 模型,训练项目专属预测器。例如,某抗体优化项目在 3 轮迭代后,模型对亲和力的预测准确率从 72% 提升至 91%; - 低通量高效优化:
无需昂贵的高通量筛选设备,仅用 96 孔板完成一轮测试(耗时 <1 周),AI 即可根据结果推荐下一轮突变方向,较传统 “设计 – 克隆 – 表达 – 纯化 – 测试” 流程提速 50%。
某生物制药企业希望优化一款用于抗生素合成的细胞色素 P450 酶,传统方法需 6 个月筛选数千个突变体。Cradle 的解决方案:
- AI 设计(第 1 周):
输入野生型序列,设定 “提高底物特异性(降低对副产物的催化)” 目标,生成 2000 个突变体库; - 湿实验验证(第 2-3 周):
用 96 孔板筛选发现,突变体 P450-M12 的目标产物产率提升 40%,副产物减少 65%; - 模型迭代(第 4 周):
基于实验数据训练专属模型,预测 P450-M12 的进一步突变组合,最终获得产率提升 78% 的优化变体,整个流程耗时仅 4 周。
在某单抗药物的亲和力成熟项目中,Cradle 平台展现出独特优势:
- 初始设计:AI 分析 CDR 区结构,推荐 10 个关键突变位点,生成 500 个候选抗体;
- 两轮迭代:
- 第一轮筛选出亲和力(KD)从 10nM 提升至 1nM 的变体;
- 第二轮针对变体的聚集倾向(通过 AI 预测 β-sheet 含量)进行优化,最终获得 KD=0.3nM 且稳定性提升 20% 的抗体,开发周期缩短至传统方法的 1/3。
- 高校实验室:
某结构生物学团队利用 Cradle 设计荧光蛋白突变体,在 2 个月内获得激发波长红移 20nm 且光稳定性提升 3 倍的新探针,较传统诱变方法节省 80% 试剂成本; - 合成生物学项目:
设计人工酶催化非天然化学反应,AI 通过模拟过渡态结构推荐活性位点突变,使催化效率(kcat/Km)提升至野生型酶的 100 倍,突破天然酶的功能限制。
- 时间压缩:
典型项目从设计到优化完成仅需 4-8 周,较传统方法缩短 70%-90%; - 资源节省:
每轮湿实验仅需 96 孔板(成本 <$1000),无需高通量测序或质谱设备,适合中小型团队; - 成功率跃升:
早期管线中,AI 推荐的候选分子在首轮筛选中的阳性率达 35%,而传统随机突变仅为 < 5%。
- 云平台接入:
提供 SaaS 化服务,用户可通过浏览器访问设计工具,数据实时同步至云端(符合 GDPR 合规要求); - 社区共享模型:
开放工业酶、抗体等领域的预训练模型,新用户可直接调用并基于自身数据微调,降低技术门槛。
- 无设备依赖:
无论实验室规模大小,均可通过 Cradle 平台实现高效优化,尤其适合资源有限的初创企业与学术团队; - 多物种兼容性:
支持细菌、酵母、哺乳动物细胞等表达系统的蛋白质设计,适配从酶工程到细胞疗法的广泛需求。
Cradle.bio 的长远目标是打造蛋白质工程的 “ChatGPT”—— 让生物学家无需精通算法,即可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实现蛋白质功能的定向进化:
- 技术路线图:
- 2025 年:推出实时交互设计模块,支持语音输入与突变效果的 3D 动态模拟;
- 2026 年:整合单细胞测序数据,实现 “细胞表型 – 蛋白质序列” 的直接映射,用于 CAR-T 细胞受体优化等复杂场景;
- 2030 年:构建全球蛋白质设计数据库,收录 billions of 实验验证的突变数据,推动行业从 “经验驱动” 向 “大数据驱动” 转型。
- 社会价值:
通过技术普惠,加速环保酶制剂(如可降解塑料的 PETase)、新型疫苗抗原(如通用型冠状病毒疫苗载体)等关键领域的突破,用 AI 设计的蛋白质解决气候变化、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。
Cradle.bio 创始人指出:“蛋白质是生命的执行者,而 AI 正在成为蛋白质的设计师。我们的使命,是让每个生物学家都能驾驭这一强大工具,让‘设计蛋白质’像‘编写代码’一样简单高效。当 AI 与湿实验形成正反馈循环,生命科学的创新速度将迎来指数级增长。”
立即体验:访问
Cradle.bio 官网,上传您的蛋白质序列,见证 AI 如何在数分钟内开启优化之旅,让每一次点击都离理想蛋白质更近一步。